联系我们/CONTACT US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二支路8号俊豪名居大厦16-6

邮编:400020

电话:023-89181055 023-89181077

传真:86-23-67959465

网址:www.sbdlawyer.com

Emial:sbdlawyer@126.com

互动交流

首页 / 互动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倡导与实践终身教育
发布时间:2025-05-0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视为推动全球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其倡导与实践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一、理论奠基与全球共识的塑造

1. 里程碑报告《学会生存》
1972年,UNESCO发布由埃德加·富尔主持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首次系统提出“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强调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并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该报告批判传统教育的割裂性,主张通过终身教育培养“完人”,回应人口增长、科技革命等全球性挑战,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2.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整合
2015年,UNESCO将“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纳入《教育2030行动框架》,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2023年发布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进一步强调终身学习是应对技术变革与全球危机的关键策略。

二、政策框架与国际合作的推进

1. 学习型城市与社区建设
通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推动地方实践。例如,中国武汉市因构建覆盖全域的社区教育网络、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于2024年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成为国际典范。宁海县的成人教育项目通过艺术乡建、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也被UNESCO官员赞为学习型社区的优秀案例。

2. 高等教育机构的转型支持
UNESCO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建立全球首个“终身学习国际能力发展和研究园区”,推动高等教育机构向终身学习转型,并通过《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手册》等出版物指导全球实践。此外,上海师范大学与UNESCO合作开展“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项目,强调教师在数字化时代需持续更新知识与技能。

三、技术赋能与创新实践

1. 数字技术驱动的终身学习
UNESCO积极推动ICT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例如,华为于2023年加入全球扫盲联盟(GAL),利用其“未来种子”项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数字技能培训,累计覆盖220万人,助力消除数字文盲。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UNESCO“教育信息化奖”,彰显技术对终身教育体系的支撑作用。

2. 人工智能与开放教育资源
在2024年的国际会议上,UNESCO呼吁将AI技术融入开放远程教育, 促进知识普惠。上海开放大学等机构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网络,成为技术赋能的典型案例。

四、应对全球挑战的多元实践

1. 冲突后重建与教育公平
UNESCO在摩苏尔修复教育设施、创造就业机会,通过教育促进和平;在非洲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女童健康教育项目,打破性别壁垒。

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气候行动,UNESCO倡导将绿色技能纳入终身学习体系。2024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推动科学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五、争议与未来挑战

尽管UNESCO的终身教育理念影响深远,但其政策实施仍面临财政压力、文化差异等挑战。例如,部分国家的学习型城市项目因资源分配不均难以持续;数字鸿沟导致技术赋能的普惠性受限。未来需进一步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需求,并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结语:从理念到行动的文明纽带

UNESCO通过理论创新、政策倡导、技术合作与地方实践,将终身教育从学术概念转化为全球行动。其核心贡献在于构建了“教育即解放”的共识——通过持续学习实现个人完满与社会进步。正如《学会生存》所言:“教育必须成为一种信仰。”在人工智能与全球化交织的新时代,这一信仰正通过慕课、学分银行、社区教育等多元形式,持续塑造人类的未来。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会员注册
*用户名:
昵 称:
邮 箱:
手 机:
*密 码: